12月29日19時,甘肅平涼華亭市最低溫度降到了零下15度,中國鐵建電氣化局三公司天平項目部200余名員工頂著嚴寒,在天華鐵路華亭站各個作業點,連續苦戰5個多小時,天(水)華(亭)鐵路華亭站改“四電”工程順利開通。
12月29日,甘肅平涼華亭市最低氣溫達零下15度,中國鐵建電氣化局三公司天平項目部員工在天華鐵路華亭站改”四電“工程作業現場,頂著嚴寒在高空作業。肖珍攝
華亭站是天華鐵路的終點站,也是甘肅華亭煤業集團運煤炭輸出唯一鐵路通道,又是甘肅地方鐵路和國鐵集團西安局、蘭州局的接軌車站。這次華亭站改工程開通后,華亭站的客貨運相關設備和業務全部開通,為天華正線開行貨運列車提供了技術支撐。
華亭煤炭礦區位于陜甘寧3省交匯處的甘肅省平涼市所屬華亭、崇信兩縣(市)境內,屬于國家規劃的14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該礦區由華亭片區、安新片區和赤城片區三個片區組成,面積為204.95平方米,保有煤炭資源量為27.26億噸。礦區規模年產量2.9千萬噸,均衡生產年限為2千萬噸,是平涼市重要的經濟支撐產業。過去,天華鐵路辦不了貨運業務,華亭片區的煤炭除了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要經由寶中鐵路轉行隴海鐵路。而華能集團甘谷電廠所需的煤炭,則需要運到寶雞,再通過隴海鐵路運往電廠,天水市在華亭礦區采購的冬季供熱煤炭,也只能借助公路運輸通道運往天水供熱企業。華亭站改“四電”工程完工開通后,華亭礦區的煤炭資源就可以直接經過天華鐵路直達隴海鐵路,甘谷電廠所需的發電用煤和天水市所需的供熱用煤,都可以由火車直接運到達目的地。
這次開通的華亭站改“四電”工程任務,主要包括信號新舊設備倒替、軟件換裝升級;接觸網架線調整;通信通道倒接及相關業務系統開通啟用和電力各路電源倒接等。
為確保華亭站改“四電”工程如期完成,中國鐵建電氣化局三公司天平項目部齊心協力,協同土建項目部,克服各種困難,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了回來,僅用了不到5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平時需要近一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華亭站改“四電”工程完成開通前夕,中國鐵建電氣化局三公司天平項目部聯合兄弟土建項目部和西安局與蘭州局集團有關段站,精心策劃,科學制定站改開通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優化相關要素配置,精準組織施工,確保了華亭站改“四電”工程開通萬無一失。
12月29日13時16分,隨著中鐵建電氣化局三公司天平項目部負責人一聲令下,所有管理、施工和后勤保障人員,按照職責和崗位分工,立即到分散在沿線的各作業點,有條不紊地協同作業。經過全體員工5個多小時連續奮戰,提前20分鐘,于19時整順利完成了華亭站改“四電”工程各項施工任務。
華亭站改“四電”工程如期開通,對打通隴東地區煤炭資源運輸新通道,帶動天水及隴東南區域經濟新發展,促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和鞏固隴東南地區脫貧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濟日報記者李琛奇 通訊員曹筱璐 鄭傳海 )
(責任編輯:張雪)